五年前有一陣子很心煩, 所以拿起心經背頌,慢慢地回復到常態. 果然是有幫助, 不過,後來心野了, 就沒再讀心經啦.

最近一切順利,但或許是佛緣到了,也開始對於佛義有點興趣

4/16 好友闡釋"六度萬行"的內涵後,捷希檢視自己, 覺得
持戒波羅蜜,和忍辱波羅蜜, 自己修行特別不足.

例如: 最近氣虛血虛, Alice 要求我不要喝咖啡, 我撐了不到第五天, 今天中午因公事焦燥,就"破戒"喝了一杯,希望藉此平靜&提神.. 不過, 反倒是更虛弱).

捷希, 加油啦, 要持戒 :)



六度萬行是在大乘佛教中,行使菩薩道的科目之一,其中,「六度」又稱「六波羅蜜」,指六種修成功德的要點。而「萬行」則是對六度的實踐。

「六度」即六種功德,如能貫徹地完成,便能成佛。每種功德均能去除一種特定的業障



  1. 佈施: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。除了財物的佈施 (財佈施) 外,還包括佛法的傳揚 (法佈施) 和信心的給予 (無畏佈施)。佈施能除去貪慳

  2. 持戒:恪守戒律 (如五戒十戒) 等。另外捨己為人的精神也算是持戒。持戒能除去惡業

  3. 忍辱:不把任何對自己或教義的侮辱或攻擊放在心上、坦然面對苦難,以及培養耐性。忍辱能除去瞋恚

  4. 精進:簡而言之,就是勤勞地修行。精進能除去懈怠

  5. 禪定:心無雜念,不為俗物迷惑顛倒。禪定能除去散亂

  6. 般若:為暸解空性智慧,不是一般的智慧,故部份講論以智慧取代般若。修行般若以破除無明愚痴



由於成佛的具體方法很多,無法逐一列舉,故以「萬行」形容實踐六度方法之多。不少佛教宗派以四弘誓願來為「萬行」概括。



 


 



 


[資料來源: 維基百科]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eliao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