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王說故事給捷希聽, 今日分享的是"陶朱公救子"
與各位分享囉, 對了, Pan別忘了上來分享心得ㄛ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古代歷史上最傑出的商人陶朱公,曾經將這個道理明白地說了出來。陶朱公就是幫助越王復國的名相范蠡。他隱退之後就在山東陶縣開始做生意,陶朱公不久就成為富商。
後來,他的次子以謀殺罪在楚國被判死刑。陶朱公決意出重金派三子去救次子,他的長子卻以死威脅領命。陶朱公明知長子無力拯救次子,迫於壓力只得派長子赴命。
豈知長子在楚國吝惜金錢,到頭來領回的是贈送各大臣的金銀及次子的人頭。全家人非常傷心,唯陶朱公最平靜,因他早已料到此種結果。他說:「並非長兄不愛弟,而是長子出生的時候,家裡仍然貧窮,知道金錢的重要,而三弟出生的時候,家裡已經富有起來,習慣了千金散盡的奢侈生活,對於金錢,一向不計較,所以,三弟可以救二哥而長兄不能救弟弟。」
(refer to http://163.20.67.193/sas/pdf/95121501.PDF )
千金散盡還複來的氣魄
創立事業的人,多是拍手無塵的人,他們原來什麼也沒有,憑著自己的幹勁和信心,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之後,便拚回一個體面的家當來。這些白手起家的第一代,具有一切成就事業的條件,但他們欠缺了一樣先天的東西,就是輕視金錢的氣魄。
歷史上,唐宗漢武創造出了一個個輝煌時代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繼承了祖先的富貴。也就是說,他們是二世祖,不用胼手胝足地去實實在在地做,便可以享有大量祖先遺留下來財富。
為什麼白手起家的人,不能像這些二世祖般,建立出輝煌的業績呢?這裡存有一個心理因素,因為出身富貴的環境,他們賤視金錢財富,往往一擲千金,毫無吝嗇,他們也沒有遭人白眼的自卑感,遭到困難時也憑自己的意志行事,不會因別人的批評而改變自己的主張。一個白手起家的人便沒有這些優點,因為出身和奮鬥的關係,他們習慣受制於別人,處處的表現,都以迎合他人為標準,缺少一種我行我素的態度。
古代歷史上最傑出的商人陶朱公,曾經將這個道理明白地說了出來。陶朱公就是幫助越王復國的名相范蠡。他隱退之後就在山東陶縣開始做生意,陶朱公不久就成為富商。
後來,他的次子以謀殺罪在楚國被判死刑。陶朱公決意出重金派三子去救次子,他的長子卻以死威脅領命。陶朱公明知長子無力拯救次子,迫於壓力只得派長子赴命。
豈知長子在楚國吝惜金錢,到頭來領回的是贈送各大臣的金銀及次子的人頭。全家人非常傷心,唯陶朱公最平靜,因他早已料到此種結果。他說:「並非長兄不愛弟,而是長子出生的時候,家裡仍然貧窮,知道金錢的重要,而三弟出生的時候,家裡已經富有起來,習慣了千金散盡的奢侈生活,對於金錢,一向不計較,所以,三弟可以救二哥而長兄不能救弟弟。」
這種「千金散盡」的氣派,只在富貴的第二代世家子弟身上,憑一時之氣,可以建立唐宗漢武的事業,因為他們的人生,從未怕過別人的白眼和批評,所以成大功。
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習慣受制於別人,處處的表現,都以迎合他人為標準,缺少一種我行我素的態度。